自首和当庭自愿认罪的规定是什么?刑法如何规定?

编辑:吴律师 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 发布于2023-09-09 12:16

自首、坦白、当庭自愿认罪是刑事案件中比较常见的有一定关联性的三个量刑情节。其中自首是法定的从轻、减轻或免予处罚的情节;坦白是法定的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情节;当庭自愿认罪是酌定的从轻处罚情节。当庭自愿认罪与坦白这三个情节的认定与适用关系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落实,关系到罪责刑一致刑法原则的体现。因此,在审判实务中务必正确理解,准确把握。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法律依据:《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法释[1998]8号)第4条的规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已宣判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罪行,与司法机关已掌握的或判决确定的罪行属同种罪行的,属于可以酌情从轻处罚的情节,也就是说,该情节属于酌情从宽的坦白情节。
《刑事诉讼法》规定,犯罪嫌疑人到审判阶段才被称为“被告人”,如果在犯罪嫌疑人侦查、审查起诉阶段都不如实坦白自己的罪行,进入审判阶段在法庭上才如实坦白,实际意义已经不大。犯罪嫌疑人在庭审中才如实供述的,属于当庭自愿认罪情节,只能酌情从轻处罚。对于在审判前坦白的基础上,庭审中也是如实供述的,应该一并作为坦白情节处理,因为坦白情节与当庭认罪原则上不能重复评价,即对于同一犯罪事实,如果已经认定为坦白了,即使当庭认罪,也不宜再单独予以从轻处罚,此其一;其二,庭审中的如实供述是坦白的延续,属于同一个刑法量刑情节的表现,也不应当分别评价。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
当庭认罪和自首的区别:
1、当庭认罪是指犯罪嫌疑人当庭自愿承认被指控的犯罪。
2、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向公安、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
法律依据:《刑法》第六十七条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友情链接: 杭州律所 乌兰察布律师 青岛律师 孝感律师 杭州请律师 枣庄律师 吕梁律师 免费律师在线咨询 杭州公司法律师 杭州律师网站 杭州版权纠纷律师 杭州贷款纠纷 舟山律师网 杭州专业律师 厦门律师 无锡律师 宣城律师 鹰潭律师 常德律师 浙江律师 襄阳律师 达州律师 江东律师 平阳律师 绍兴律师 上虞律师 普陀律师 杭州免费法律咨询 瑞昌律师 铅山县律师